在中銀(西安)律所支部書記、主任陶克儉律師59歲的人生經歷,既可以簡單到用23年軍旅、20年律師來概括;
也應當復雜到,若從他8歲上小學算起,至今已經連續上學自學51年,除了幼兒園沒有上過,其余的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統統上了個遍。
不僅涵蓋全部的學歷教育和高等教育,且迄今耳順之年仍然在攻讀法學博士學位,堪稱學習狂人癡人奇人,更是“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堅定支持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斗者。
陶克儉一路走來的學歷記錄
1963年10月,陶克儉出生在蘇州市平江路丁香巷,從他家步行到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不過17分鐘,步行到著名的觀前街只需10分鐘。
而從1985年參加法律自考算起,陶克儉在學法的路上已經持續走了37年,一路走過法學學士、法律碩士、法學博士(在讀),親歷見證了改開40多年來法治發展經歷的三次跨越。
目前,為第十屆全國律協仲裁與律師調解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小企業“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陜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和陜西省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榮獲陜西省司法廳黨組授予的“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省律師行業黨委授予的“優秀黨務工作者”和蘇州市轉業軍官自主擇業創業示范基地獲得者。
2020年6月,吃早餐時不忘學習民法典被友人抓拍
軍旅生涯23年青春無悔,培育了他的一片初心、一份執著、一方堅守、一種情懷。轉業之后脫下戎裝換律袍,提筆進入律師行業,以法律專業技能、文筆口才和智慧,助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與社會秩序的穩定。
退役軍人律師慶祝建軍95周年
人生長路漫漫,但關鍵處只有幾步,對與錯只在兩個字:“選擇”。 陶克儉,從一位卓越的軍人,到一位精通業務的法學專家、執業律師,他的人生格局如此大氣磅礴,又于細微處,無不顯示著他睿智的選擇,和堅持不懈地努力。
2020年9月,“糖糖”公益訴訟案二審勝訴后與委托人合影
激揚青春夢,奮進新時代;不負青年志,赤心報國家。終生學習好比一條紅線貫徹始終,接下來的記錄,既是一個奮斗者的人生腳步追隨,也是探尋從職業軍人到執業律師、從理工男到法學博士的華麗蛻變、無悔人生之真諦。
戎馬生涯 ,結緣法律
1981年高考,17歲的陶克儉考入了空軍航空大學,開始了軍旅生涯。
1983年7月軍校畢業分配到陜西武功空軍航空兵某部擔任轟六飛機機械師。
1985年3月,參加了《民主與法制》首屆法制知識競賽并獲獎,從此,他與法律結下了不解之緣。
興趣和熱愛,永遠是最好的老師。陶克儉對法律有著高昂的學習熱忱,當年他就報名參加了法律自學考試,開始了漫長的探索法之奧秘的艱辛歷程。
在部隊的20多年間,在繁忙的軍事訓練間隙里如饑似渴學習,他把散步聊天、喝茶休息和娛樂打撲克的時間都統統用在了學習和自考上。
理工科出生的他,跨界學習法律并非易事,《中國法制史》很難學,死記硬背很多,他一連考5次才得以通過。從部隊駐地到咸陽市參加考試,雖說只有60多公里,每次都是部隊派解放牌卡車送考,要開2、3個小時,一路顛簸,好天一路塵,雨天一路泥。
1992年獲得西北政法學院法律大專文憑,1994年接著又參加了法律本科的自學考試。1998年考取了中央黨校(西安交大學區)黨員領導干部經濟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三年的時間,他全面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西遷老教授馮世新是他的指導老師,撰寫的《凱恩斯經濟理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借鑒與啟示》畢業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
這期間,1992年至1995年擔任空軍裝備部空軍軍事法規編寫專家組專家,1998年擔任空軍政治部法律顧問,2001年被聘為蘭空裝備部理論研究員。
獲軍隊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空軍武器革新成果獎2項,榮立三等功2次。因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國慶首都閱兵獲通令嘉獎。
自主專業,再創輝煌
2003年,他響應號召,審時度勢,作出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決擇,決定退役走一條自主擇業之路。
當年,國家對軍隊轉業干部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安置政策出臺后的第三年;也是國家將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的職業證書考試合并為國家司法考試的第二年。
要想當律師,首先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此時,陶克儉已40周歲,而司考報名的平均年齡為28歲。
不惑之年的他給自己定下“三條鐵律”,不通過司考不離開書房學習,不出家門吃飯就餐,不找其他任何工作。
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中,每年復習備考10個月,筆記10萬字,做題上萬道,耗費筆芯100支。2004年夏天,由于長時間伏案不運動,兩個膝關節骨質增生,疼痛、酸脹、麻木、僵硬,后來只好回部隊醫院檢查并無大礙,配了幾瓶高鈣片,連吃了數個月病痛才得以緩解好轉。
2006年,第四次參加司考,這次終以365分險勝過關。2005年經過20年的自考獲得了西北政法學院的法律本科文憑,畢業論文開創了司考制度研究的先河。
按照自考的規定,獲得本科文憑后,一年內有一次報考學位的資格,需要通過三門專業課和通過全省組織的英語考試。
他還清晰地記得,2007年11月3日周期六,是全省自考學位英語考試的日子,在長安大學校區進行,上午180分鐘考客觀題滿分100分,下午180分鐘考主觀題滿分60分。
此后的一個月內,他每天無數次地登錄西北政法學院教務處網站查看分數,終于12月4日學院刊登公告,主觀題目60分,客觀題18分,并于次年2007年6月獲得法學學士學位。這是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后頒發的首批學士學位。
歷時13年零2個月的自考獲得學位學士,可能世界獲得學士學位用時最長的一位學生了。據說,通過自學獲得學位的更是鳳毛麟角。
終生學習,不負韶華
作家茨威格曾說過:“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睆倪@個意義上說,陶克儉是幸運的,他把終生學習作為自己的人生使命。
2012年11月7日,北京市中銀(西安)律師事務所獲批設立,并于2013年元月4日在西安高新特色咖啡街區掛牌營業。這是他與軍校同學部隊戰友野炳恒律師共同創設的律師事務所,也是他夢想開花的地方。他把這里打造成了一個退役軍人的創業示范基地,為退役軍人開創了一個再就業的平臺。
他被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聘為“服務退役軍人專家智庫專家”、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退 役軍人創業就業導師”。
2021年5月又被蘇州市姑蘇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共同命名為“退役軍人就業基地、創業基地、戎耀之家”。
早在2016年12月,該所就被授予“蘇州市轉業軍官自主擇業創業示范基地”。如今13名退役軍人律師,占全所律師的三分之一強,這已經超出了一個律師事務所的應有之義,非擁有大情懷的人不可能成就這番為社會分憂、惠及民生的事業的。
2012年,他“五十而知天命”,但他不信命,參加全國在職研究生統考,如愿以償地考入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這是他第二次在西安交大讀書。
三年的在職學習,他以超強的工作強度和超凡的學習毅力,克服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學習與生活的矛盾,以及工作、學習與生活三者之間的矛盾和困難,終以22門學課平均成績89分的高分名列前茅。結合自己從事證券業務的實務經驗,撰寫的《我國證券民事公益訴訟法律制度研究》碩士畢業論文,得到了學院、導師和業內的一致好評。
2020年4月22日,西安交大西遷博物館成為舉國矚目之地,這讓陶克儉激動不已,感慨萬千,因為西遷老教授中就有三位是他1998年第一次在交大攻讀經濟管理研究生時的恩師。
這也再一次激發了他第三次報考母校學習深造的勇氣和決心,此后,他以奔“花甲”之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法學博士研究生,師從青年才俊趙斌教授。這也許是西安交大建校126年以來唯一一位24年間,在學校連續上了三次不同專業的高齡研究生。
入學兩年多以來,他心無旁騖、久久為功,潛心鉆研,先后撰寫了多篇論文。其中,有的在全國高校教學創新中心征文中榮獲二等獎;有的被多家媒體刊登;尤其是撰寫的《一部弘揚法治守正創新的好“條例”》,9月16日同時在法制社會網等35家媒體上同時刊登。
談到他取得如此碩果的時候,他苦苦地一笑說道:“這41年,15000天,我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學習和工作,除了通常的‘5+2’、‘白+黒’外,自創‘四班工作法’,即6點-8點早班,8點-12點上午班,14點-18點下午班和20點-23點晚班 。全年無休,不管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累計學習工作時間20萬小時,是‘一萬小時定律’的20倍?!?/p>
他與書為友,與法為伴,飲盡那份孤獨,在寂寞里獨享那份安逸。當問及未來還有什么打算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說他此生還有二個“小目標”:一是活到80歲時完成一次空中“跳傘”,算到對23年空軍軍旅生涯的回報;二是活到70歲時再完成一次求學深造,去他心中向往的世界著名學府,實現一次學科再跨越,人生再挑戰。